研究自主学习的大学教授现在也"很难"开展研究,因为学生的时间都被填满,自主学习时间实在太少。这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庞维国的一句玩笑话,但却令人深思。
很多人或许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其实,自主学习还有一个重要的含义,那就是对知识的再创造。
但是,如今的不少学生,他们的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他们承载着来自家庭的过高期望值,实际上也是父母对孩子成长需求的无视,而这往往是当前部分学生受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优秀的学生也会厌学,高负担高期待都是心理压力源
近年来,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发生的比例似乎越来越高,大多数人将之归咎为学业压力过重。从我们持续的调查来看,近年来师源性的问题下降,家源性的问题则日渐上升;不良的亲子关系、亲子沟通、双亲关系,都成为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重要根源。
目前,引发孩子心理问题的三个主要的家庭教育误区,正是家长的不当期望、无视孩子的成长需求以及错误对待孩子的犯错。
过去,心理学研究往往关注特殊人群,关注心理弱势群体,但是近年来优秀学生或者非弱势群体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研究重点,因为即便是优秀的学生,有一些也有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
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从学业表现开始,比如厌学。而且优秀学生也会厌学,严重的还伴随发烧、疼痛感等躯体症状;他们还时常体验到学习的无力、无助感,包括周一不愿上学等。
同时,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考试焦虑在学生中普遍存在,并表现出明显的躯体症状。有的学生甚至考试前2个月请了8次假。考试焦虑最主要的成因包括:学生当前的学习效果不好,担心考不好;父母教师的要求以及同伴比较带来的压力;自己对考试的不当认识,认为低成绩就反映低能力。我们曾经在上海某一所非常知名的中学调研,发现甚至有学生一听到考试就发烧,这种焦虑反应的程度超乎想象。
shi_jian_du_bei_tian_man__zi_zhu_xue_xi_shi_jian_shi_zai_tai_shao__zhe_shi_hua_dong_shi_fan_da_xue_xin_li_yu_ren_zhi_ke_xue_xue_yuan_jiao_
pang_wei_guo_de_yi_ju_wan_xiao_hua__dan_que_ling_ren_shen_si__hen_duo_ren_huo_xu_ren_wei__zi_zhu_xue_xi_jiu_shi_zi_jue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