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防时报
百度搜索“孩子烧烫伤新闻”就能看到34万个搜索结果,一则则骇人听闻的新闻,让人触目惊心。而由于大凉山的彝族先民创造的“火塘”生活,使得“火”成为彝族人民的象征,每年的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加之凉山地区大部分是原始森林,长期枯枝落叶形成的地面腐殖层较厚,使得凉山更易发生火情,烧烫伤情况更加普遍。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63790部队医院数据统计,该院烧伤科平均年门诊量3296余人次,在需住院治疗的烧烫伤患者中未成年人占比高达53.2%,而烧烫伤患者及家属中,能正确急救处理的人数占比不到10%。烧烫伤带来的毁容、残疾和心理创伤往往伴随孩子一生,儿童及青少年烧烫伤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推行预防烧烫伤教育刻不容缓,为儿童及青少年开展此项教育意义重大。
2023年6月3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63790部队医院、凉山州教体局、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烧烫伤关爱基金、玛薇社工发展中心共同发起开展中小学烧烫伤科学预防和紧急处置健康宣教项目启动仪式在凉召开,项目将在未来三年为凉山州17个县市开展烧烫伤科普教育活动,联合推进预防烧烫伤安全课程进校园,强化预防儿童及青少年烧烫伤教育,树立预防烧烫伤安全理念,助力儿童及青少年健康发展。
随后由63790部队医院、烧烫伤关爱基金、玛薇社工组成的3组调研团队分别对西昌市、布拖县、喜德县、冕宁县、盐源县、木里6县15所学校开展基线调研并对凉山州各区县骨干教师提供烧烫伤医学知识科普和“远离烫烫小怪兽儿童”课堂培训,旨在充分了解烧烫伤教育的开展现状和需求,构建17个市县骨干教师网络,实现全州中小学及幼儿园全覆盖,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并制定严谨的烧烫伤教育模式及科学预案。
启动仪式上,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烧烫伤关爱基金的发起人胡亚捷在分享中介绍了烧烫伤对儿童造成伤害的严重性,带领大家了解我国儿童烧烫伤事故的现状,他强调预防儿童烧烫伤教育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工作,希望开展家校合作,希望社会组织能够积极支持并参与到预防烧烫伤教育的队伍中来,把预防烧烫伤健康宣教和急救知识带到更多地区,让更多偏远地区的儿童和青少年在持续的教育中提升烧烫伤的意识和能力。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吴军教授在发言中提到,面对儿童烫伤,预防是最好的解决方法,通过健康宣教,可提高儿童和家长的意识和知识水平,可以减少烧烫伤的发生率,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也有助于保护儿童及青少年的人身安全。
下一步,63790部队医院将形成宣教阵地,构建社区卫生院预防烧烫伤宣传角,在医院组织医务工作者、儿童保健人员、志愿者参与专业化、系统化烧烫伤知识培训,为城乡居民举行预防烧烫伤主题健康科普讲座,形成以该医院为中心,辐射周边城乡居民、卫生院等宣教阵地的建设,全面提高凉山州居民的烧烫伤安全预防意识和紧急救治知识。
此次宣教项目旨在提升凉山州儿童及青少年烧烫伤安全防范意识、提升烧烫伤隐患排查能力、突发烧烫伤紧急处置能力、防止烧烫伤知识传播能力,相信通过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烧烫伤科普之花将很快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结出丰硕的果实。
(陈亿肖婷)